news 公司新闻
造物世界当前位置:造物世界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Title
【造物观察】创客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师资篇

发布时间:2017-09-28    作者:造物世界    点击量:


      背景:

      前《连线》(Wired)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认为:通过运用互联网和最新的制造技术,我们会进入一个全民创造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生产者,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足以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进入21世纪以来,创客空间从MIT(麻省理工)诞生,并且在接下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在全世界遍地开花。随着重要工具Arduino的发明,“创客”理念被注入高科技,迎合了时代的需求。诚然,在互联网基本普及的现代,加之与开源技术的碰撞,人们接触到高科技的场景越来越日常。在这种情形下,创客教育必然会对教育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创客教育先驱谢作如老师在2016年的创客嘉年华中提出了“创客教育没有在中国普及的最高门槛就是教师的问题”的观点。对很多学校来说,优秀的师资都集中在语文、数学、物理之类的主要学科中,而有关于科学创新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虽然经过了近两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杨雪,韩晓琳在其论文《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对山东省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完全随机问卷调查。其中关于“现有创客空间需要完善的方面”一项调查中,“技术指导”一个选项的被选率高达51.6%之多。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创客教育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之普遍。

      多方探访之后,笔者将创客教育目前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两大方面。

      一是从源头上来说,师资匮乏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开设创客教育相关专业的师范院校并不多。进行创客教育的中小学校,其创客课程大多由非专业的老师进行讲授。另一方面,即使学校聘请来自校外机构的老师进行授课,这些来自校外的师资也通常来自经过短期培训的应届毕业生或兼职老师。
      师资的不专业带来的就是教师本身知识范围的不全面。在实际授课中,中小学校大多使用从校外购买的课程,但因为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较新,涉及的关联学科知识较多,大部分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够。在面对实际教学时,很容易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而校外机构编写的课程,由于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很多时候在课程体系的难度设置上都没有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
 
      二是体现在过程中。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创客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还在使用传统教育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大多是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没能把各个学科融会贯通。虽然相比较传统教育,创客教育重视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由于过分强调动手时间,学生的创新意识却没有得到增强。
 
      这就造成了前文问卷调查中,受访者都认为创客空间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的局面。
 

      教师作为给学生传播知识的中介,需要绝对专业的知识和态度。想要改善如今科技创新教育的局面,除了需要教育部门与高等院校支持,为师范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之外。作为科技创新教育服务行业的一员,造物世界同样自觉承担起丰富师资的责任。
      造物世界在师资培养方面有“个性化、成长化、体系化”的鲜明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对象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案,并且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做到让教师在培训中成长,在结课后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科技创新教育辅导者。
      在目前高等教育还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的背景下,造物世界的师资培养体系主要针对毕业大学生和在校教师。两类群体关于科技创新技术方面的培训课程大体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对于毕业大学生,造物世界侧重与帮助大学生进行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以及较多的关于授课技巧方面的培训。而对于在校教师,侧重点则主要放在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使其跳出固有思维,在向学生传播知识之前首先使自己拥有无限创意。
      造物世界自身拥有超过50%以上硕士学历的团队,教学团队人均超过500节授课经验。紧跟着创新的脚步,我们的团队也在不断完善发展着自己。




      参考文献:
      1.Gayle Allen & Lisa Yokana. 4 steps to becoming a maker teacher[EB/OL]. http://gettingsmart.com/2014/05/4-steps-becoming-maker-teacher/,2014-05-19.
      2.宋述强,钟晓流,焦丽珍,李寅. 创客教育及其空间生态建设[J]. 现代教育技术,2016(1): 13-20.
      3.杨雪,韩晓玲. 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3): 34-38.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ICP备案编号: 粤ICP备17082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