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行业新闻
造物世界当前位置:造物世界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Title
挑战与机遇的博弈—解读美国《STEM 2026》(二)

发布时间:2017-08-18    作者:造物世界    点击量:









《STEM 2026》在2016年提出,类似于一个十年计划。
其目的在于综合各方面力量推进STEM教育创新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并为之提供坚实依据。

 

报告中提出的六大愿景,综合了实践社区、活动设计、教育经验、学习空间、学习测量、
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力量,来促进 STEM 教育的发展,解决STEM教育的教育公平问题,
确保各年龄阶段以及各类型的学习者都能享有优质的 STEM 学习体验。







报告中指出,到2026年,STEM 教育的实践社区(Communities of Practice)教育将渗透到学习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师资力量将与图书馆、博物馆、学校、企业等各方面资源相整合,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社区。





参与度是指投身于实践社区的STEM教育者的角色类型和数量。而网络化强调实践社区的系统性,
策略是可以组建专业网络,将教育者与创新者融人到实践社区中,为所有人提供资源并提高学习体验。

 

到2026年,一个网络化且参与性高的实践社区将在STEM教育生活化以及优化STEM学习体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上,对于创新教育而言,实践也是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进行实践的场所——实践社区,更是未来一个待建的重要场所。

 

STEM/STEAM教育、创客教育及创新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性。
如果创新教育的实践能够更加公平地允许参与,并且能够实现专业人士资源的提供,那么创新教育的前景一定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在《STEM 2026》报告中,自2016年起的未来十年内,
学校各个年级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入特别设计的游戏和风险类活动,
如,引入最新的科学理念和技术并将科学竞技类的比赛活动整合到课堂活动中。

 

报告的第二大愿景,就是到2026年时,这些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够体现在各类STEM主题的课堂活动中。
并且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依靠设计和创造的欲望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将好奇心作为学习的动力,
收获归属感并学会以团队协作方式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学生将看到自己在STEM领域做出的小成就。

课程永远是一种教育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为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课程的设计可以说主导了知识的传播。

 

将趣味性和风险性同时纳入课程的设计,对于创新教育来说同样是一个可以参考的建议。
在情境中,也能够使PBL模式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和体现。




 

“大挑战”(Grand Challenges)指的是当地社区、国家层面或者全球范围内还未解决的问题。

 

到2026年,学生将会获得跨学科解决“大挑战”的教育经验,以确保所有学生可公平地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并将跨文化、
跨专业合作的方法和内容引入到STEM教学中。

 

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学校教师也将平等获得培训和资源,相关机构将帮助他们构建教学框架和创造学习经验。

 

包含用跨学科方法解决“大挑战”的教育经验至少强调三个特点:
一是整合性,即将 STEM 学科之间以及与非 STEM 学科之间的分界打破;
二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大挑战”任务,以帮助学生看到 STEM 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三是公平性,即在 STEM 学习过程中融入多元化的学生群体。

跨学科在创新教育中已经不再是鲜明特点,而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模式。
打破传统教育的学科框架,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对各个学科知识按需选用。

 

这不仅是2026年美国STEM教育的愿景,也是创新教育要达成的目标。






灵活且包容的学习空间是指在组织、装备和获取信息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空间,
包括传统教室、自然世界、创客空间以及通过虚拟现实手段或基于技术的平台等,以加强学生的STEM体验。

 

除此之外,未来将学习空间可以适应各种学习活动。在非教师主导的课堂环境中,
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协作学习、发现学习以及实验学习。



未来的课堂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在线视频获得知识。
学生还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来获得跨学科的、更加真实的STEM学习体验。


 

未来的课堂中,无论是什么类型教育,学生都将成为未来学习空间的中心。

 

在创新教育模式下,利用创新技术来服务学生,从而使学生通过更加便捷真实的方式学习,
这是创新教育也需要完成的整体教育技术的转变。



 

奥巴马曾指出,“整个国家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对学生采用更少、更智能、更好的(Fewer Smarter and Better)考评方式”。

 

未来的学习测量方式将更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这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多元化,
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又不会倍感压力。到2026年,
学习测量的重点将是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个人素养、学术探究能力以及终身技能学习等方面。


 

报告中提到,学习测量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采用不会过多占用课堂时间的形成评价。
这样能够为教师带来学生的真实学习数据,类似学习观察者、作业集评分、学生展示等都是较好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

 

随着技术的引入,电子徽章、教育游戏、实时评估等都是学习测量的创新实践。
总之,到2026年,理想的学习测量应该是多层面且整体的,关注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与技能。



成绩在创新教育中的比重相较传统教育虽然轻了许多,但对于学习成果的测量是每种教育方法都必需的。

 

现在的STEM/STEAM教育、创客教育、创新教育都没有一套公认的权威成果测量方式,
但在不久的未来,这些都会逐渐具备,从而使整个未来教育的体系更加完善。

 







在未来,STEM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将是多元化且多机遇的。社会文化环境是STEM教育成长的背景,
同样的,STEM教育的性质也要求社会文化环境对其进行适应。

 

促进适合STEM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社会多元文化交融提升包容性,逐渐减少隐性偏见;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有效消除人们对STEM教育的固有观念,减少因偏见所造成的发展阻力,可以通过在媒体影视形象创作、
软件游戏开发等方面,宣传对 STEM教育的正确认识观。


 

社会对于教育模式的看法对教育方法的实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STEM/STEAM教育、
创客教育及创新教育都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教育模式,而定义的模糊则会让社会对于某些教育模式出现错误的认知。

 

创新教育从业者除了做好教育工作外,也应当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并接受这一新型教育模式。

这就是第二期“挑战与机遇的博弈”系列的全部内容啦,内容很多,不过大朋友们有一周的时间来消化。

 

各位有疑问的话欢迎在公众号后台提问,造物君十分期待与你一起探讨创新教育的相关问题!

 

那么周末愉快!下周见啦!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ICP备案编号: 粤ICP备17082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