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STEAM教育
造物世界当前位置:造物世界主页 > 新闻资讯 > STEAM教育 >

Title
STEAM教育在国内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9-11-30    作者:造物世界    点击量:

        STEAM教育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落实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STEAM教育在创新科技教育的大背景下迅速的绽放在教育领域。它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高融合跨学科的整合式教育让教育变得更加多样化。不难理解STEAM 教育包括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五大教育元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教育理念。 具体来讲,STEAM 教育通过课程编辑老师结合受教孩子的基础教育水平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研发出不同难度的课程。在STEAM课程中从鼓励学生学习这五类知识入手,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与生活较为贴切的实际项目,从而在项目的过程中运用、理解、进一步学习各种学科知识。STEAM教育的出现打破了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弥补了综合教育的空缺,所以在国内STEAM教育的广受欢迎。

        在STEAM教育刚来到我国的时候饱受争议,有人说哗众取宠,有人说华而不实。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STEAM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批批质疑的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STEAM教育的优势,更多的小朋友被STEAM教育的魅力吸引。无论是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国内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新鲜开放的教育模式来融合,都是STEAM教育持续发展的优质条件。

STEAM教育在国内的现状

国家政策的支持促使STEAM教育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创新科技教育发展。如果说前几十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只是在喊口号,那么从奥数加分取消开始我国就开始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下了手术刀。 我国在对中小学教育应试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做了诸多的探索,前期主要围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改革为主,提出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5 年 9 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S(科学)T(技术)E(工程)A(艺术)M(数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探索 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不仅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北京,上海,深圳,山东等地都纷纷出现了相应的创客教室,STEAM教育,机器人以及3D打印等课程。都深受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喜爱。

        市场端STEAM教育得到年轻家长的追捧:随着80,90后家长慢慢的走上中小学家长的舞台,家长组织结构的年轻化,家长的开放化使得STEAM教育的发展更加容易被年轻化的家长认可。 STEAM 教育意识觉醒。 一方面,随着中产阶级的规模扩大,家长对教育投入的承受能力更高,对教育的投入意愿也更强。另一方面, 80 后、 90 后逐渐成为家长,整体社会的家长结构开始年轻化。这一部分家长更加注重对子女的沟通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应试教育以单纯的学习成绩为中心的理念受到素质教育的日益推广而收到冲击, STEAM 教育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促使家长增加 STEAM 教育产品的投入,整个 STEAM 教育培训行业的渗透率开始迎来加速爬升期。

STEAM教育在国内的现状

        从资本端看STEAM教育:自从2014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会议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之后,之后又在2015年初访问了深圳创客中心并给与高度的评价。这一系列的动作促使以STEAM教育为首的诸多创新科技教育得到追捧。市场上的创新科技工程包括: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3D打印,少儿编程等等都得到了资本的青睐。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行,以及学校逐步的对政策的落实。会使得创新科技教育越来越受欢迎,从而资本也会越来越追捧STEAM教育。

根据相关的市场分析报告所示:

        2017 年 STEAM 教育培训市场空间约为 220 亿,未来增长核心在于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中小学为主要代表的STEAM教育受众群体渗透率越来越高,从学校的试教育到学校的普及教育这个过程正在一个一个的复制。根据小编所在的公司的渗透率和授课效果来看,是非常可观的,一般都是从三年级开始,后面就是普及式的教育,发展非常之快。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核心逻辑在于政策持续推广和家庭教育理念不断优化。  一方面, 政策持续支持致使中小学对 STEAM 教育的认知普及度持续提升。同时应试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也在加大,全国各地区纷纷开设创客教室,参加人工智能相关的比赛。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写入国家发展规划,人才储备的发展以及科技强国的政策越发的走向现实。STEAM教育的跨学科性,和高融合可以为国家的教育战略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为将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做了良好的铺垫和过渡。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ICP备案编号: 粤ICP备17082047号